往复空压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往复空压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在运行中产生的变向冲击和变载冲击,以及活塞对气缸的横向冲击,阀片对阀体密封面的冲击、脉动气流对管道的冲击和管道的机械振动等,所有这些振动交织在一起,导致往复空压机故障种类繁多,给故障诊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。 除日常维护中经常采用的依靠手摸、眼看、耳听的实际经验诊断法之外,还需结合往复空压机的结构特点,对重点部位采用必要的状态监测手段以提高故障诊断的能力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包括:振动法(适用于监测不正常振动中的各种异常因素);声发射法(适用于监视裂纹的发生和发展);油样发射光谱分析技术(适用于监测机组润滑油系统)等。 基于完整性管理的往复空压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,满足体系文件要求,采用符合要求的监测方法,明确采集数据信息分析、故障诊断步骤、周期和相关操作人员要求。 3 往复空压机关键部位完整性评价 依据往复空压机监测数据及其运行工况,对所关心的往复空压机关键部件进行完整性评价,分析其力学特性,获得其结构强度、变形、剩余寿命等各类信息,从而对设备性能有更直观的认识,亦能为关键部件优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。 4 往复空压机维修维护 目前,石油、石化用往复空压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通常采用"三级保养"策略。这种维护与维修策略缺乏适用性,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,而且影响设备使用寿命。基于完整性管理的往复空压机维修维护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(RCM)。 RCM本身不是一种维修类型,而是一种分析方法。RCM按照系统、部件、故障模式的层次,针对每一故障模式进行分析,通过对故障模式的分析结果指导维护活动。在对故障模式的分析过程中,通过逻辑决断选择合适的维护方式,如定时更换、定时保养、状态监测、事后更换等。此外,RCM对故障模式进行分析的时候,不仅考虑了每一故障的发生对部件自身的影响,还考虑了对其它部件以及系统的影响。兼顾系统与部件,为每一种故障模式找到合适的维护方式与维护周期,使得维修工作更具有科学性。 5 往复空压机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估 企业应每年对往复空压机故障缺陷情况、维检修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。基于分析结果,一方面能够优化维检修管理,组织修订备件储备定额,对设备选型提出建议;另一方面,对往复空压机维检修、缺陷进行分级,能有效减少基层员工工作量,提高其工作效率,同时增强数据可用性。 随着天然气能源的需求及使用量增加,往复空压机的安全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采用完整性管理,能够有效地做到有问题早预防早处理,从而有效降低往复空压机运行风险,保证其安全平稳运行。 完整性管理讲求适用性原则,切忌原搬照用,务必要符合往复空压机自身特点和运行要求,因此,在往复空压机完整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。 1 数据库信息详实、更新及时 数据采集是实施往复空压机完整性管理工作的**个步骤,也是较基础较重要的一个步骤。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制约着后续流程的分析与评价结果。数据采集工作推动着完整性工作流的不断开展,保证完整性管理顺利实施。因此,往复空压机数据库要涵盖其部件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,且务必保证准确、详实、更新及时。 2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合理维修维护周期 传统的维修周期不合理会导致3个方面的问题:(1)过检修问题,仪表正常工作但在维修中造成损坏,影响机组可靠性下降;(2)欠维修问题,设备还未到维检期提前损坏;(3)某些设备和仪表在运行和多次维检中均未出现问题,维检中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。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维护周期制定,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,使得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,保证往复空压机各部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水平,为其高效、平稳、持续工作提供**。